时间:2022-12-06 15:10:30 | 浏览:159
在日本的地域文化中向来都有相互起歧视的存在,比如日本的关西地方和关东地方就很相互看不惯。关西的京都和奈良人认为东京人是小家子气和暴发户,而东京则是京都是落魄的贵族(以前京都是日本的首都 ,但从江户时代开始日本的政治和经济中心逐渐偏向了东京和关东等地),这有点像咱们的西安和北京的关系。
日本关东和关西
不过虽然两边鄙视归鄙视,但一旦遇到大阪,双方都会出了奇的团结,虽然大阪也是关西地方。但在diss这一点上,整个日本的几乎都是大阪的对立面。甚至于在很多人日本人的说法中有大和民族和大阪人的说法,可以说大阪几乎成了全日本之敌。那么大阪是如何活成了日本的对立面的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大阪人系血统里面的因子里面没有“昭和男儿”刚猛的武士精神属性。
日本大阪城
在古代的日本近畿和畿内地区的一直是当时日本主流和民族的发源地,依赖于濑户内海,这里的经济发达,人口繁盛,因此也被称为日本的王脉之地,京都和奈良等古城也代表着关西人往日的辉煌。而当时的大阪只不过是摄津国的一个属地,到了战国时候丰臣秀吉在本愿寺的基础上修建了大阪城,而修建完善的大阪城则与熊本和名古屋城一起被称为是日本三大古城。依靠丰臣秀吉将大阪当成自己的根据地,大阪才得以发展起来。
而之所以丰臣秀吉选择大阪作为其领地,其主要的原因是除了这里的地形不错位于关西的隘口之外,还得益于这里强悍的大阪兵战斗力。
丰臣秀吉图像
在战国时期日本的强兵除了九州和三河之外,在京都摄津国地区的大阪兵实力也是很强。其中在丰臣秀吉之前管理大阪的三好家能以区区几十万石的实力在的战国生存,其武士战斗力强是一个主因。当然大阪武士们的实力可不仅于此,当年大阪地区是一向一揆的重灾区,位于现在大阪中心的本愿寺的僧兵战斗力让当时的战国霸主织田信长都忌惮的存在,在双方的作战中,甚至织田信长赔上了两个兄弟。虽然最后因为粮草问题本愿寺的僧兵队伍(主要是大阪人)投降了,但大阪人能打的外号已经响遍了当时的日本列岛。
大阪夏之战的真田部队
时间到了的丰臣家和德川家争霸的时候,大阪人也表现出了顽强的一面,在大阪冬之阵和夏之阵当中,大阪武士们(丰臣阵营除了浪人就是大阪本地人)表现出来的顽强一面也让德川家康为之动容。
因此,整体来说,在战国的时候,大阪的武士们战斗力并不弱,甚至于一向一揆的总部根据地本愿寺还有着当时战国时代最强的步兵单位——僧兵。
日本的僧兵武士
到了近代以后,作为近畿地方代表城市,大阪获得了成为日本陆军六大镇台的兵源地资格,被授予了日本早期6大师团之一的大阪第四师团。刚组建的大阪师团,在战场上表现也确实对得起王牌的称号。在日俄战争中的沙河和旅顺等战役上作战顽强,其中在进攻旅顺高地的过程中的,大阪第八联队的伤亡高达80%,但依然不下火线。被人称为的战不败的大阪第八联队(后来一些日本媒体为了恶心他们,称之为败不怕的第八联队)。
日俄战争时期的日军
但是在进入20世纪20年代以后,大阪师团就陷入了怪圈,先是在的驻地的时候由于两个士兵在舞厅和人发生矛盾,师团长寺内寿一带人砸了人家的歌舞厅,在讲究军民关系和谐的日本。这样做无疑是给打脸军部,而其他军队也因为大阪师团的这种作风开始疏远他们。
随后,大阪人组成的大阪师团在关内战场,全程打酱油,在东北驻屯的时候,作战不积极,华东扫荡作战的时候,带头倒卖军事物资,在2次长沙会战中带头撤退,导致友军深陷国军包围圈。被军部踢到了到了太平洋作战以后,就彻底放飞自我……没有优势兵力和炮火支援坚决不进攻,在泰国驻扎的时候也是一如既往的倒卖物资。
长沙会战中的日军
总之,从抗战开始后的大阪师团就是日军中的一个另类,在别的地方的人,玉碎在太平洋的时候,大阪师团正将自己的商业帝国在东南搞得有声有色。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大阪人被“昭和男儿”除名,从战国时代的猛将,变成了近代战争的“软脚虾”
雨田君觉得是历史原因。战国时候大阪作为关西和德川家对抗的前沿,在德川幕府之后势必要降低和消除大阪人的“尚武”精神,那如何让他们不“尚武”呢?只能是“养猪”策略,让大阪人从“士”变成“商”。于是大阪就成了当时江户时代日本对外开放的重镇(类似于清朝的广州),这也开启了大阪人的商业天赋,从此大阪商人的名号开始响彻日本,当然这也让大阪人的价值观更加的西方化,打仗先要保存自己,更加重视生命。
还有一点就是大阪作为当时的国际性经济都市,人的思想比较现代化,和当时的日本格格不入,当其他地方还在被武士精神荼毒的时候,大阪人却搞特立独行,自然不是“招核男儿”自己人,再说了自己在太平洋拼死拼活,而大阪人却在东南亚吃香喝辣……
不过在这里雨田君要说的是,调侃归调侃,大阪师团虽然另类,但干下的坏事同样也不少,在30年代的平顶山惨案中就有他们的影子在里面,而且他们也是对别国的侵略者,切莫因为他们的另类,而忘了他们的原罪。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