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故事

时间:2022-12-06 15:32:35 | 浏览:764

近藤大介新冠肺炎疫情,无情的剥夺了人们出国旅行的权利。于是,定居在东京的我,一有时间就会去地方城市转转,并美其名曰“重新发掘日本的魅力所在”。今年,在这些城市之中,我最喜欢去的,莫过于位于东京以西500公里、乘坐新干线2个半小时就能到达的大

近藤大介

新冠肺炎疫情,无情的剥夺了人们出国旅行的权利。于是,定居在东京的我,一有时间就会去地方城市转转,并美其名曰“重新发掘日本的魅力所在”。今年,在这些城市之中,我最喜欢去的,莫过于位于东京以西500公里、乘坐新干线2个半小时就能到达的大阪。

在日本,东京和大阪的关系就像中国的北京和上海一样。16世纪后半叶(日本战国时代)称霸日本的丰臣秀吉大兴土木,建造了一座巨大的大阪城,并将其定为都城。然后,命令他一直觉得桀骜不驯的部下德川家康进驻位于富士山以东的箱根关所的另一侧,实际上就是把德川家康从自己身边赶走。接到命令之后,德川家康一路哭着,翻越了箱根境内的重重高山,来到了一片不毛之地,并在上面建造了一座城池“江户城”。

1598年,丰臣秀吉突然离世,德川家康随即起兵。两年之后,也就是1600年,德川家康在关原之战中击败了丰臣秀吉的旧部,进而统一了整个日本。1603年,德川家康将江户定为政治首都,在大阪设置了全国约280个藩(地方豪族)的“米藏”(粮仓)。在江户时代,大米扮演了硬通货的角色。所以,大阪作为“经济之都”蓬勃发展了起来。

1868年明治维新时期,一直居住在京都(位于毗邻大阪)的天皇,举家搬到了德川幕府所在的江户城。江户更名为东京,江户城则变成了皇居。

到了明治时代,“政治之都”东京持续发展壮大,“经济之都”大阪得益于当时盛行的船舶贸易以及距离上海、香港等城市较东京更近的“地理优势”,也发展得越来越好。

20世纪前半叶的大阪,人口超过300万,是一座比东京还要大的城市。在与世界各国开展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大阪更是得到了“大大阪”、“水都”、“东方曼彻斯特”等美称。铁路和地铁先后于1874年和1933年开通。

1937年,大阪推出了一段时长约30分钟、题为《大大阪观光》的旅游宣传片。有着“魔都”之称的上海,也在20世纪20-30年代迎来了全盛期。相比之下,大阪俨然就是日本的魔都。与作为欧美列强的租界而发展起来的上海不同,大阪完全是在大阪人对欧美列强的“观察和模仿”之下发展起来的。

因此,在大阪随处可见欧美文明、文化的影子。比如,于1912年模仿巴黎埃菲尔铁塔建造的“通天阁”(大阪新世界)。此外,大阪站(1901年)、中之岛图书馆(1904年)、千日前乐天地(1914年)、堂岛大厦(1923年)先后竣工。这些颇具欧美风格的建筑共同营造了“大阪风格”。

然而,好景不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1945年3月-8月,大阪遭到了美军的8次大空袭,昔日的“水都·大大阪”化为了一片废墟。同年8月战败投降后,日本政府决定优先复兴首都东京。因此,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随之转移到了东京。时至1970年大阪世博会之后,大阪才逐渐恢复了经济之都的模样。

其实,二战之后的大阪,真的变成了一座“被遗忘的城市”。直到前几年,作为东京人的我提起大阪,脑海里仍然会浮现出街道老旧、语言粗俗、狎昵之类的消极画面。

但是,改变了大阪的印象可能是中国人。2009年日本政府对中国解禁“个人游”之后,大批中国游客前往日本观光旅游。对这些中国游客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最满意的城市”既不是东京也不是京都,而是大阪。我的中国朋友十之七八都说“大阪最好”,然后是“北海道和冲绳也不错”。

所以,我决定放弃东京人的视角,试试以中国人的视角再次探寻大阪的魅力。从2020年开始,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到了世界各国,出境旅行基本中断,大阪街头的中国游客也消失殆尽。而我选择在这个时候用中国人的视角在大阪徘徊。

我发现,大阪这座城市的自由度比东京高很多。比方说,东京的大部分街道两侧都是鳞次栉比的建筑物,而大阪的街道两侧有很多绿地,建筑物之间的间隔也很宽。由此可见,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具有很强“宽容精神”和“轻松幽默感”。

今年2月,在大阪旧市区河畔的大阪大学医学部的旧址上,出现了一个全新的景点——大阪中之岛美术馆。上周末,我沐浴着初夏的暖阳来这里参观。就外观而言,这座盒子型的美术馆俨然就是把北京的“水立方”染成了黑色,存在感十足。

前院里,大白天就有不少大版人一边喝着生啤,一边谈笑风生。进入美术馆的正厅,迎面就是一条直通5楼的长长的自动扶梯,扶梯侧放着一座较大机器人,非常符合大阪的风格。

当天,美术馆内正在举行一场名为“大家的城市,大阪的肖像”的展览。展览的主要内容与前文所述的内容基本相同,即回顾大阪在20世纪前半页的“荣光时代”。在第一部分《大阪时空散步》中,大阪当地的画家们以豁达的心境,描绘了20世纪前半叶大阪的摩登风景。第二部分《胎动景观》,真实再现了曾经展示东洋第一技术的电气科学馆等的风貌。第三部分《公众的力场》,展出了崇光百货商店的豪华螺旋漆电梯门和音乐会的海报等。第四部分《商都的现代主义》,展出了描绘大阪女性的油画,以及大阪代表性饮料制造商“三得利”(寿屋)于1917年发售的“红玉波特酒”等。第五部分《飘扬的战云》,展出了战时体制后的大字报等。但是,写着“奢侈是敌人”的海报,用料非常奢侈,让人感受到了大阪人的“反骨精神”。

看了这个展览,我深切体会到大阪的文明文化与东京截然不同,却与上海比较相似。

大阪将于2025年再次举办世博会,但其对标的是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在此,我由衷的希望“商都大阪”、“文化都市大阪”能够借此机会得以复兴。同时,也希望很多的中国游客光临大阪。

相关资讯

传奇武器89式重机枪背后的故事

提起现代战争中什么才是最强大的武器,小伙伴们肯定会有不同的答案,资深军迷们甚至可以罗列出大批的精准数据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但说起现代战场上什么是最热门最常见也是最可靠的武器,那就不得不提起机枪。不论战争的规模大小,不论作战双方军力如何,不论参

故事|古韵翠屏 西南半壁古戎州

翠屏区隶属于四川省宜宾市,是1997年1月由原县级宜宾市改设的县级区,是宜宾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翠屏区素有“西南半壁古戎州”之誉。辖区内保存有大量的文物古迹,1986年1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翠屏区

地名故事:郧阳区的前世今生

@秦楚刊号郧阳区隶属于十堰市,为县级城区,在城区的西部与北部。北与同市的郧西县、陕西商洛市的商南县、河南南阳市的渐川县相连,东和同市的丹江口市接壤,南跟同市的张湾区、茅箭区、房县交界,西及同市的竹山县、陕西白河县毗邻。郧阳区地表外形西高东低

十堰地名故事——“郧阳”的由来

听地名故事,看发展变化。在咱们十堰,说起“郧阳”这两个字大家一定不陌生,因为我们有郧阳区,此前还有郧县,再往前有郧阳地区,追寻到明清时期还有郧阳府。那么,我们生活的这片区域与郧阳二字究竟有什么样的关联呢?郧阳这一地名又是从何而来呢?今天我们

「地名故事」汉阳:武汉三镇最早县级独立建制

汉阳区地处武汉市西南部,与汉口、武昌隔江鼎立构成武汉三镇。独居一的汉阳区,东濒长江,北依汉水,是京广铁路大动脉与长江黄金水道十字交会的中心,历来有"九省通衢”之称。汉阳以都市工业、房地产业、文化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四大产业为发展重点。汉阳区土

地名故事:“十堰”,不过是随口一说而已?

@秦楚刊号“十堰”的传说,史书和口传众多,不过关于十堰名称的来历,民间曾经有这样一个传说,很是正能量——传说在古代,郧县南乡张家庄(大致就是今天的十堰市老街)东面,住着一个叫熊阁老的人。他在朝廷做官卸任后,退居故里,横行霸道,欺压百姓,指山

地名故事:美丽当阳

当阳,宜昌市下辖市,位于湖北省中部,西临三峡宜昌,东连荆州古城,北通襄阳隆中。当阳古为权国。战国时,秦始建当阳县,属南郡,距今2200多年历史,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境内有号称“天下四绝"之一的佛教圣地玉泉寺和中国三大关庙之一的关陵庙,有闻

湖北当阳:关于河溶的故事

河溶,因二河相溶而得名,自古因其繁盛闪耀荆楚,河韵楚王志,溶耀小汉口。河溶镇初名溶市、合溶,后改称河溶,据《中国古今大辞典》记载:“沮漳二水至此合流,故名”。1927,河溶镇年置联保处,属当阳第三区署;1945年,改置河溶镇公所;1949年

老鄂城王义文故事汇:建设街——鄂城个体经济的发源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老百姓的市场经济意识逐步加强,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城镇下放人员和知青回城,就业成为一个大问题,这些人为了谋生开始尝试着摆摊卖东西,另一方面,国家的经济政策逐渐开放,为老百姓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宽松环境。在鄂城,建设街(旧名西

走入广西北部湾,人间烟火遇上边陲海岸的三城故事

作者:麻小薯走入广西北部湾说说这次旅行再一次来到广西,恍惚间已经隔了六年之久,记得上一次,将错就错去了防城港和北海两座城市,没想到时隔六年,我又回来了。当年的匆匆而过,注定这次让我更近一步地深入北部湾。南宁的人间烟火气,防城港的边陲风情,北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温州鞋业人才网武汉交友婚恋网钓鱼野钓网理财投资网通威股份A股考研信息网中国古钱币网汉语新华字典宝宝起名字今日晋中今日吕梁天天基金行情网金融投资知识网邵阳新闻头条网今日淮北保健品排名网龙宝宝起名取名网北京旅游资讯网CAD制图网三亚婚纱摄影网郑州新闻资讯网三门峡新闻头条网今日蚌埠今日铜陵河内旅游网上饶新闻资讯网梧州六堡茶官网韦尔股份A股山西旅游网天秤座第一星座网
富士山旅游网-日本有榛名山、富士山、高野山、阿苏山、浅间山、秋名山、赤城山、妙义山。富士山是日本第一高峰,是日本民族的象征,日本人民誉为“圣岳”。富士山旅游攻略路线、富士山自由行、日本富士山一日游、富士山自驾游、富士山跟团旅、富士山出游、冬天富士山一日游攻略、富士山游玩线路。
富士山旅游网 zhongshanyun.cn©2022-2028版权所有